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

從Channel J 看男人文化

綜觀這個網站,都以針對的方式,試圖以社會對男人文化的了解,打進男人的世界,藉此吸引男性觀眾收看。這個社會認為,男人通常較難以言語表達自己的內心,並且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緒。因此,這個網站運用輕鬆的對話(林以諾牧師的參與,一定採用說笑的方式),關注每一類人的事情,例如「男人之府」、「職場秘笈」以及「管理秘笈」。藉此吸引觀眾的注意力,使他們心生關注,從而觀看下去。還有男人都是理性的,運用感情不足,所以,這個網站的不少節目,也針對男人這個弱點,嘗試指出以感受作出發點,使觀看的男人,多從這方面看一些問題。從節目顯示,他們認為男人文化,是不拘小節,以大處眼。這個網站中,對各種一般人有興趣的問題,每個節目的講者,多數採用數個重要的論點來作分享(時間只有數分鐘,也促成這種取向),絕少以小節或微細處來作詳細的討論。
從以上的討論,我們需要剖析背後隱含的意識型態。當中隱含對男人定型的意識形態。所謂男人通常較難以言語表達自己的內心,都是重理性的,運用感情不足,並且不拘小節,以大處眼等等,都不必然是男性的特質。這些所謂擁有的特質都是多年來由社會的形塑、傳統文化所強加於男性的身上。事實上,在兩性中除了生育和哺乳所顯出的母性特質外,任何可以提出的特質,兩性皆可擁有,而不是只有男性才可擁有。在此,最重要是提高自覺,仔細反省自己是否受到社會、文化傳統所形塑和強加在男人身上的種種所謂應有的特質。比較難於處理,也許是他人的目光和說話,甚至從社會而來的種種壓力,但是這些都與這些特質並無直接的關係。因此,這個網站以一般社會所認為的意識型態作為切入點,試圖打進男人的文化,在開始而言,仍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要達到這個網站所定的「服務理念」:「向現代人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信仰的寶貴」,這就是不能不以上述對這種意識型態的分析,作為進一步達成那個服務理念的實踐方向。
以上對男人特質的了解,並不吻合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。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,在於神與人的復和的關係;從這方面而言,男人的真正特質才能活現出來。神形象的垂直關係,包含通過人與神的道,以及神臨在的相遇,人認識及體驗神的恩情。神的形象同時也帶有人與人之間的橫向關係。創世的故事裏沒有提到adam(人類)在實質上與本體上的任何獨特。「造男造女」這個短語不僅強調男女是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受造,另外也解釋了男人與女人共存才成為人類,互相聯絡,彼此相遇,他們都是擁有神的形象和樣式的人。男人女人都在神的形象中被造,其中任何一方都是為了另一方而受造。在彼此的關係中,男人女人才成就彼此的角色。[1]所以,男性的特質,可從關係這個層次作進一步的演釋,不能只停留社會對男人文化的了解。如此,才能吻合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。
利用互聯網絡作傳福音平台,從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和討論,可加添哪些元素達致更有效的傳播。我們不妨考慮以下各種元素:關係、真摯、留言、真人的接觸以及影像的加強這五種元素。強調男女彼此的關係,一方面對應男人的文化,達成「向現代人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信仰的寶貴」的「服務理念」;另一方面,還可以間接的方式,吸引女性觀眾收看,加強這個網站的影響力。不是以說笑的方式完全不好,但是我們所謂的「真摯」,是指主講者本身,是否以此為一個核心的價值,藉此更深入地產生影響。綜觀這個網站,完全缺乏留言,因而使收看的人的投入感減低,互動成分並不強;這就削弱他們一開始標榜的「數碼互動電視」的互動性。再進一步,真正達到「數碼互動電視」,不能不以真人來接觸。這是媒體與人連結,不可不注意的一點。真人的接觸所強調的,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;建立了這種關係,一個媒體才可真正發揮它的功用。為了快速地回應現在社會所關注的事情或議題,他們大致上都不太講求影像的質素。根據我們所的觀察,他們以現場的實境來錄影,然後剪輯以及加上字幕,讓收看者知道講者所分享的,重點在那裏。事實上,影像的加強,目的是更善用媒體的影響力,讓人知道不是單單以聆聽就足以得到深刻的信息,使自己得到最大的益處。如果這個網站,能加添以上五種元素,無論對內容、形式以及服務理念,都能達致更有效的傳播。

[1] 參楊克勤:《女人:一個神學的問題》(香港:文字事務出版社,2004),頁202、205及212。

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

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

一次iPhone上靈修的體驗


都市人生活繁忙,能靜下來靈修一下,視為奢侈。使用iPhone等流動電話閱讀聖經為信徒的廣泛應用,偶爾在地鐵及茶餐廳看到對著小螢幕讀經的信徒,亦有一份主內的親切,Small Device 的興起,給予人就是一種方便,一種即時及隨時的方便。這次嘗試一下用電話三分鐘的靈修體驗吧。

輕按螢幕的程式圖案,同時心裡向神禱告Say Hi! 螢幕出現了牧者的形象,一如星期日的講台,只是牧者將道濃縮為3分鐘,於結尾時加上待續的預告,鼓勵你明天再次的收看。

這是一次聽道的經驗,對著牧者,是一對一的傳講,如果是較認識的牧者,會多加一分的留心聆聽,一小段的經文,加一點點的解經,再加一點點的應用,然後將一點點的提醒,在腦裡想一想,三分鐘後,似乎略短,但覺輕輕鬆鬆,之後加上一個禱告結束。

心想我是做了一次靈修,或是聽了一篇短道,又或聽著一位朋友的屬靈分享呢?

究竟諸如網上Phone上的靈修Work唔Work呢?


《靈修3分鐘》片段

Channel J in iPhone


Channel J 除了應用網上介面,亦使用現在流行的iPhone App模式播放其製作的節目。App為現時流動電話流行的應用程式,只要於電腦下載
Channel J的軟件程式,iPhone 的用家便可隨時觀看Channel J 三個頻道的節目,節目可透過3G或wifi的無線網絡更新,如可收看每天更新的《每日靈修三分鐘》、就熱門時
事話題製作的清談節目《睇理點睇》及鴻福堂CEO司徒永富的職場節目《Office有品》。


iPhone 為現時最流行的手機,集流動電話、上網、音樂、電影短片、遊戲、記事簿各項功能於一身,加上App的多樣功能,使其可因應使用者的需要成為各式各樣的工具,作為閱讀平台 ﹣讀報、書本、收音機 ﹣收聽電台及至訂閱電台的備存節目,及至資訊工具如翻譯、字典、天氣報告、股市行情、飲食情報等,因此除了聖經App外,Channel J正把握使用這最新流行的媒體,作為信徒生活信仰裝備上的工具。


對談節目 《睇理點睇》













《Office有品》片段





文化或信仰層面上帶來的影響